说白菜价,多少人立刻脑补小摊上堆成小山的白菜,随便挑、随便拿,阿姨还会再塞你两根胡萝卜,说的就是一个“便宜”。以前一听好货不贵,立马要说一句“白菜价”,那是我们骨子里的便宜货标杆。但这几年我发现,世界变了。有些地方的“白菜价”,已经不配和白菜扯上关系了。菲律宾,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
前两天闲得没事刷社交平台,顺手和菲律宾的网友聊了两句,人家劈头就一通吐槽:工资低得可怜,花钱倒像水飘过去。特别是买菜,他们都不敢多看,买一点就肉疼。其实我自己也没专门研究过菲律宾物价,但是常年购物,眼睛扫两眼柜台,价格标得清清楚楚,那滋味,真不是咱们熟悉的白菜价了。
折算一下今天的汇率,1元人民币能换8.1出头的比索,看着挺值钱,心里头不由得算计一下。可数来数去,发现怎么最后都贵得离谱。就拿那颗白菜举例,90比索一颗,150比索一公斤,换了人民币,一颗10块多,这样的白菜放在咱们这边市场,分分钟变成稀罕货,已经不是烧白菜炖豆腐的日常搭配了,纯属奢侈品。
可不是只有白菜。走马观花一圈,红洋葱265比索一公斤,白洋葱则是230比索一公斤,人民币二十来块一公斤,瞅两眼钱包,转身就走。实在买不起,有点像小时候偷摸去看进口水果柜台,摸摸自家口袋,只有空气在响。
再看点便宜的,超市里那些怪异、小个头,甚至根本没人要的蔬菜,价格一目了然,稍微“便宜”点的,也得一百五十多比索一公斤。算下来,和咱们大菜市场堆旁边等着扔掉的边角料差不多。菲律宾的“廉价蔬菜”,其实是国外网友买不起而国内早扔垃圾桶的类型。
高价的不止蔬菜,猪肉价格高得离谱。超市冷冻猪肉,400比索一公斤以上,这个价钱,摊上谁谁都不信。那边人赚的钱也少,工资卡卡地发了点,还不是按月发,大多数人靠一周一周结算,一多半都是拿最底层工资线。小企业、小商店,甚至连最低工资都给不起。就靠这么点钱,在高物价面前,根本掰不开手指算生活账,哪有余地吃点好的。
菜贵肉贵,也就算了,最离大谱的是“草”也吃不起。我逛超市拍了点照片,有一款类似生菜的叶子,超市标签赫然写着700比索一公斤,人民币小一百,要知道普通人一天工资还买不起这么一斤叶子。以前我们说玩笑话,穷到只能吃草,结果人家直接反转,连草也碰不起,吃不起,打工人一看都得哭。
一直有人说卷,身边的朋友也会忍不住吐槽,国内现在物价飞涨,房价炒得高高的。可事实上我们认真算一算,不说北上广深那些热点,放到绝大多数城市,基础蔬菜的价格实际非常稳,人工、运输都在涨,但蔬菜肉蛋奶的价格,还真没和菲律宾比起来那么夸张。生活在中国,起码一日三餐是可以保证的,这不是嘴上说说,数据和现实都摆在那里。
再多看一眼菲律宾,朋友们还开玩笑说,连本地人自己都吃不起的菜,怎么让游客来消费?经济快速发展是个大目标,但菲律宾面临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:普通人的收入追不上物价上涨速度,日常生活越来越紧,贫富分化明显,尤其是在大城市之外,吃饭买菜成了必修课,想改善一下,都难。说到这个,菲律宾网友还感叹,政府主要精力都放在宣传和搞形象工程上,真正落实到每家每户的政策支持实在不多。小商小贩苦苦维持,看到菜价、肉价、面包价天天刷新,心头只剩下发愁。网上聊到这一地鸡毛,谁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,但怎么突破这个困局,谁也给不出答案。
慢慢地我明白了,“白菜价”这个词语,在中国确实有点特殊地位。多少人把它当作实惠、接地气的代表。外面的世界呢,风景不一定好,物价不一定低,老百姓的生活看上去光鲜,其实比谁都难,尤其是在高消费、低收入的夹心层里。市场、政府、经济、外资,拼命拉扯,但最终能吃饱饭,才是核心。对我们来说,或许抱怨涨价、嫌弃便宜货,偶尔发发牢骚,但归根到底,那种明显的、普遍的温饱,就是硬杠杠。有粉丝留言说:国内物价到底什么水平,出国一趟心里有数,别再一惊一乍唱衰经济,普通人一天的蔬菜消费和一公斤猪肉,谁都能负担,这就是稳定。
行情全球都在变,疫情给经济带来长期的影响,粮食和能源价格全球范围内起起伏伏。有一阵还传说蔬菜水果断供,结果真正难以承受的高物价,反倒在别的国家提前上演,中国消费者想买啥有啥,价格始终可控。很多人说中国农民不挣钱,其实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轻松,但供应链强大,流通顺畅,价格体系比想象中坚挺。相比之下,菲律宾这种彻底乱套的物价,背后政府调控、政策支持缺失,是摆在明面上的大难题。
网络上也有不少吐槽,说自己在菲律宾花钱太快,工资到手又没了,很大部分花在了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上。其实仔细想想,“白菜价”就是一种余裕的象征,能把最普通的东西放心买回家,一顿菜下锅,一家人吃饱。不敢多说,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体会过每根葱都按根数算着买的困境。到现在看,菲律宾人眼中的高物价和低工资,反衬出中国社会的稳定性和韧性,凡事只要能吃饱,才有想头奔向更高层次。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要问,现在的中国没有物价压力吗?有,但更多的是结构上的分层,比如某些地区房租或者餐饮会上浮,但也总有适合普通人的消费渠道。只要供应链和市场监管跟得上,“白菜价”这种民心价签就不会消失。市场稳,百姓安,横看世界,中国的物价体系已经证明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实力。
最后再说一遍,“白菜价”,在菲律宾已经彻底变了味,那个10块钱一颗白菜,还被人抢着买的时代,在那里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。吃草变成了奢望,这种事想想都觉得无奈。庆幸自己生活在中国,物价稳定,供应充足,每天都有能力把菜装进菜篮子。
文章到这,希望大家理性客观看待物价,也多关心身边的温饱。如果大家有不同观点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如果有在海外生活的小伙伴,也可以分享真实的感受。笔者秉持社会正气,传播积极正能量,若内容有不妥之处,欢迎通过官方渠道联系核实。点个赞,关注一下,小编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意思的经济新鲜事。祝大家衣食无忧,健康顺遂。
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。
正规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